• 科学研究
  • 我院种子生物学研究团队揭示种子活力调控新机制
    发布时间: 2024-04-30
    浏览量:


    种质资源是地球生命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种子自成熟起便要经历老化过程,导致其活力不可逆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即使在最佳储存条件下,这种劣变的发生依然不可避免。种子老化现象为农林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也使得植物多样性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如何优化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延长种子贮存时间是种子生物学领域的重点和点,而对种子老化机制的深入理解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关键。

    种子老化过程中存在典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现象。其中,活性氧(ROS)引起的线粒体形态功能改变早于其他细胞器发生,是死亡早期的关键事件。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线粒体外膜上最丰富的跨膜通道蛋白在动物和植物中VDAC是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的重要元件因此,探明VDAC门控调节机制对于阐述种子老化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截图

    北京林业大学历来十分重视林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和创制等相关基础和应用研究,在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承建工作中投入了大量力量。近日,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科学与技术ky开云(中国)种子生物学研究方向薛华教授课题组Plant Physiology(一区Top在线发表了题Glutathionylation - triggered GAPDH–VDAC interaction promotes PCD-like cell death during elm seed ageing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谷胱甘肽化修饰导的GAPDH-VDAC蛋白互作调控家榆种子活力和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



    2 VDAC参与细胞死亡和种子老化的调控

    家榆又名白榆,其种子无休眠现象,发芽迅速、整齐,寿命较短,大小适中,是研究种子活力的理想材料。研究发现家榆种子老化过程中GAPDH1的半胱氨酸位点发生谷胱甘肽化修饰VDAC蛋白互作引起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导致促凋亡因子释放,加速细胞凋亡的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生化方法分析表明,老化过程中游离金属水平升高,引起胞内GSH含量增加,进而促进了GAPDH谷胱甘肽化修饰与上述结果一致的是,锌特异性螯合剂能显著延缓家榆、萝卜、辣椒卷心菜等多种种子的老化进程



    3 GAPDH谷胱甘肽化修饰导其与VDAC互作

    综上所述,Zn-GSH-GAPDH1在种子老化过程中调节VDAC门控功能,并与之共同作用,细胞死亡加速种子活力丧失。因此,抑制该途径对于延缓种子老化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种子老化的线粒体学说进行了新的解读,揭示了具有普适性的种子活力调控机制,为种质资源长期保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奠定了基础。



    4 谷胱甘肽化GAPDH-VDAC互作调控种子细胞死亡模式图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ky开云手机版薛华教授ky开云手机版汪晓峰教授和已毕业博士李莹为本文通讯作者,李莹和已毕业硕士研究王昱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千年种子库前首席科学家、中国科ky开云(中国)昆明植物研究所Hugh W. Pritchard研究员对本研究进行了指导。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6469195420231770700)和北京林业大学“5·5工程”科研创新团队(BLRC2023C06项目的资助与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e197




    作者:薛华

    审核:杜庆章